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中国新闻 2024-6-26 14:28 417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他们与穷凶极恶的毒贩短兵相接,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 他们与边关为伴,在刀尖行走和家人合影本是最平常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是那么奢侈这就是缉毒民警们的日常面对镜头都要给他们打最厚的“马赛克”云南“缉毒尖兵” ...

他们与穷凶极恶的毒贩短兵相接,

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他们与边关为伴,

在刀尖行走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和家人合影本是最平常的事情

对他们来说却是那么奢侈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这就是缉毒民警们的日常

面对镜头

都要给他们打最厚的“马赛克”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云南“缉毒尖兵”李康(化名)参与侦破各类毒品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缴获毒品1.4吨,成功摧毁多个重大贩毒团伙,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蒙面”领奖前3分钟,云南边检队伍的“传奇队长”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队长安晓华还忙着部署抓捕。

看不到他们的样子

听不清他们的声音

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我们一定要

记得他们的故事

因为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

是因为有人拼命

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

01

“缉毒,就是拿命去拼!”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缉毒笔记展示(资料图)。新华网发(保山边境管理支队供图)

这10本笔记本是

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

龙陵边境管理大队执法调查队

民警小孙加入执法调查队时

队长曾国达交给自己的

曾国达

1997年开始从事缉毒工作

先后参与侦破毒品案件250余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

缴获各类毒品1.2吨

曾国达交给小孙的笔记本

正是他26年缉毒生涯中

自己侦办过的每一起案件

和每一次抓捕行动的经验总结

笔记本内记录着

“还好穿了防弹衣,不然估计得躺医院了……”

“还好安排了小杨警戒,

不然毒贩真的提刀砍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

这些抓捕时惊心动魄的瞬间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也记录着

“兄弟单位今天又查获了100公斤毒品,

听说是藏在大货车里,

看来近期要注意大车藏毒。”

“今年在高压打击下,毒品数量下降得很多,

但是还不能懈怠。”之类的工作小结

还有每年的缉毒战果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

曾国达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缉毒,就是拿命去拼!”

02

“你不是说

人多的时候要假装不认识你吗?”

6个月没见也没有联系过家人

近日,阿曼(化名)到校门口接孩子放学

想给女儿一个惊喜

没想到,9岁的小姑娘

见了爸爸却撒腿就跑

……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阿曼的身份

是云南楚雄的一位缉毒警

“失联”的6个月里

他和他的4名队友一起

在边境执行任务

手机上一条写着

“出任务,归期不定”的短信

2023年6月

队长缉毒警阿东(化名)收到指令:

有境外人员将运输一批毒品入境

他和队友阿曼等要即刻赶往边境

对贩毒团伙开展搜捕行动

这又是一次“归期不定”的任务

出发前,阿东告诉自己:

“大伙都上有老下有小

人是我带出的

得给人家完完整整带回去

不然无法和他们的家人交代”

整个行动过程中

阿东都紧绷着弦

他深知自己的一个指令

关乎整个行动的成败

更关乎全队人的生命安全

但与毒贩狭路相逢的一刻

他还是向队友下了“死命令”

“宁可把我们撞飞

也不能让他们撞向学生!”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所有队员冒着生命危险

将车辆横成了两排堵在了路口处

最终将毒贩的车辆

逼停至背离市区的路边

此时,放学的铃声正好响起

孩子们像往常一样走出校园

完全不知道此前一刻

这里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

……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历时6个月的行动期间,

缉毒警们陆续破获

“5·29”“6·19”“10·26”

重特大运输毒品案

共缴获毒品123公斤

03

一门四警,两代忠烈

为国守边的英雄父子

“我们还没吃饭呢,等人,

天都黑好久了。”

这是张子权2020年12月3日下午

发给妻子的最后一条微信

“还在忙吗?”

“看见信息回我一下,担心。”

“怎么不理我,坏人。”

“回个信息的时间都没有吗?我生气了!”

……

千里之外

妻子的呼唤通过微信

一声接着一声

却再没等到丈夫的回答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2020年12月15日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张子权在侦办一起重大专案时

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26年前

张子权的父亲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

原军弄派出所所长张从顺

在一次特大跨国毒贩抓捕行动中

为了保护战友

倒在了毒贩的手雷下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张子权母亲彭太珍(左二)和三个儿子合影。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张从顺次子张子兵、张从顺生前战友丁良庆向英雄父子遗像敬礼。

岁月如梭

长大的孩子们如父亲当年一样

穿上了警服

老大张子成在基层派出所工作

老二张子兵成为一名交通警察

老三张子权则追随父亲的足迹

主动申请调入禁毒支队

从事禁毒工作9年间

张子权参与侦办毒品案件158起

缴获毒品27.7吨

缴获制毒物品1186.2吨

一家四警,两代忠烈

这就是张家父子的选择

张子兵追忆弟弟时说:“我想过,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

子权会不会坚持去禁毒支队?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是我,还是他的心中,

父亲是英雄,跟着父亲走,

是对他的缅怀,更是对正义的追求!

他们是千千万万缉毒警察的代表,

是我们生活中的英雄。

守护住平安的生活,

永远都不能缺少英雄。”

今天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

据统计

每年公安系统中

牺牲的缉毒警察是其他警种的4.9倍

受伤率更是高达10倍

不必知道TA的名字,但要记得TA的故事


所以

远离毒品,是爱护自己

也是保护缉毒警察

愿天下无毒!

(资料来源:新华社等 策划制作:卢俊宇 终审:陈竞超)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